井莱看书网 > 都市 > 高龄巨星TXT免费下载 > 第十二章: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第九四九章

       片场。

       在李世信团队强大的调度能力之下,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所有参加这一次婚礼的群演都已经到位。

       随着这二百多名蓉店最优秀的特约演员涌入,整个民国布景,活了过来!

       包子铺的蒸笼冒出了袅袅热气,黄包车的车幅哗哗作响,叫卖着“老刀,仙女,三炮台”的卖烟小妹嗓子清亮得就如同新春的杜鹃。

       在这一片喧嚣中,一行和环境格格不入的人,停在了街头。

       气喘吁吁的吴明擦了把额头的汗珠,焦急的看了眼轮椅上的赵阿妹。

       “阿.....”

       刚开口,她便差点破了功。

       “清茹,我们到了。”

       强行将自己拉回来,她俯下身去,在赵阿妹的耳边轻声说到。

       “到...哪?”

       意识已经模糊的赵阿妹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到了亭青家门前的大街上啊,我们送亲就只能送到这儿了,接下来的路,要亭青亲自来接。要骑着高头大马,抬着八抬大轿来接啊!”

       吴明忍着欺负的情绪,尽量让自己说话的声音舒缓平和。

       听到她这么一说,赵阿妹努力的睁开了眼睛。

       一架黄包车,从她的身旁疾驰而过。

       拉车的车夫在初秋的艳阳下只穿了一件马褂,他肥大的裤腿高高卷起,随着那两条长腿的迈动荡来荡去。那露在空气中绷起的肌肉,仿佛是一匹站立奔跑着的健马。

       街旁的包子铺开笼了。

       一笼白嫩嫩的大馅包子散发出蒸腾的白气,小贩拱着笑脸,熟稔的扯出一张牛皮纸,将其中的两个打了包裹,递给了他面前身穿花旗袍,头上带着发卷的女郎。

       一旁的茶馆里,说书先生正手持折扇,拍响了桌上醒木。

       “醒木一响,接说评话沈万山。上文书说到,沈万山好不容易嗷,找了一个打渔的黄老头......”

       阳光正好,将看客们那一张张期待的面容映照得格外鲜活。

       空气中弥漫着既陌生,又熟悉的味道。

       看着那鲜活的人群和街景,赵阿妹的目光迷离了。

       这就是.....亭青家?

       是了,他说过的。

       日本人没打进来之前,他们家门口的那条巷子是多么的热闹。

       可是日本人的飞机,不是已经把这些都炸没了吗?

       赵阿妹疑惑了,她睁大了眼睛,想从模糊的视界里仔细的辨别——辨别这一切是真实的,还是只是自己弥留之际的一个梦境。

       一阵锣鼓声,在巷子一头炸响了。

       唢呐的声音尖锐嘹亮,急促而喜庆。

       哒哒的马蹄声,夹在在其中。

       一个格外高大的身影,拽着缰绳,由远及近。

       当那个身影翻身下马走到近前,赵阿妹看清了。

       他穿着红色的长袍,外衬着黑色的马褂。头上的礼帽簪着红色的绸花,趁着两根黑羽,看起来滑稽而又威风。

       等那人再向前来站到自己的面前,赵阿妹彻底看清了。

       那憨笑着的呆批,不是亭青还能是谁?

       不对,不是亭青......

       亭青的左手已经被日本人炸断了啊!

       “清茹,我来了。”

       在老人的疑惑中,“孙亭青”蹲了下来,用他的双手,抓住了老人的双手。

       “亭青......你的手......”

       感受到那只坚硬的左手,老人一愣。

       “今天小登科,不能在人前丢丑,特地做了个假的按上了。喜欢么?”

       摩挲着那硬邦邦的左手,老人浑浊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是亭青,真的是亭青呀!

       他活下来了,他挺过来了啊!

       “亭青......后来,你拿到药了?”

       紧紧的抓着那一双大手,老人激动的问到。

       一下子,刘峰孙子的眼圈就红了。

       “傻瓜,当然拿到了啊。不光是药,还有吃的,好多好多的吃的。收容所里所有的人,都靠着那些药和吃的坚持了下来,所有人都活到了最后。不然......不然我怎么过来娶你?”

       艰难的抬起手,老人摩挲着“亭青”的脸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真好。你们都活下来了,真好......”

       不断的念叨着,老人的身体已经开始頽萎。

       街旁的茶馆里,许戈等人看着监视器中老人开始扩散的瞳孔,已经哭红了眼圈。

       “干爹,来不及了。阿嬷她要走了!”

       “婚房那面的群演还没换好服装,怎么办?怎么办啊李导!”

       听着周围一片惋惜和恸哭,李世信深吸了口气,拿起了对讲机。

       “不说这个,说说你,我送你的镯子呢......”

       街面上。

       同样红着眼圈,刘峰孙子抓着老人的手,握的更紧了。

       “不说这个,说说你。我送你的镯子呢?那可是我送给你的定亲礼,怎么没看到你戴着?”

       果然。

       提到那块镯子,老人扩散的瞳孔微微一滞。

       她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痛楚。

       “对不起啊,亭青。我不小心,把它弄碎了。”

       感受到老人的歉意,孙子飞快的抹了把眼泪。

       “傻瓜,碎就碎了吧。我们去拜堂,明天我送你块新的。”

       说着,他便将老人拦腰从轮椅上抱了起来。

       “坚持住,我们现在...现在就去,去拜堂。”

       孙子已经说不出囫囵话来了。

       他能够感受到,老人的身子已经瘫软,瘦弱的身子抱在怀里,就像是在抱着一个没有骨头的布娃娃一般。

       她的生命,正在飞速的流逝。

       “亭青,给我唱歌吧......第一次遇到你,游行.....之后你送我回...回家时候唱的。送别......我特别,特别喜欢。”

       他加快了脚步,豆大的泪滴落在老人身上,落在踏起尘土的街面。

       “清茹,你坚持住。我都坚持下来了,收容所里所有的人都坚持下来了。你不能这么软弱,好不好?活下来的人都在,他们都在...都在等着看咱俩拜堂呢!大喜的日子不能唱送别什么的,多晦气啊!清茹,你再坚持一下,就一下,好不好?”

       脚步越来越快,最后快成了飞奔,向那顶落在地上掀开了红帘的八抬大轿而去。

       起伏颠簸中,一只苍老的手艰难的拽住了他的胸前的结扣。

       “亭青......对不...起。我没护好,那只......镯子,不让它碎...碎了。”

       “我用了一生,想把它补起.....”

       枯藤般的手,颓然落下。刘峰孙子的脚步,戛然而止。

       整个街面上,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看着只有一步之遥的轿子,刘峰孙子的面容扭曲了起来。

       “就只有一步了,傻瓜。”

       将那枯瘦的身躯紧紧的抱在怀里,刘峰孙子缓缓的跪在了地上。

       “就不能......再等片刻吗?”

       任凭泪水滚落进鼻翼和嘴巴,他抬起了膝盖,用尽全身的力气重新站了起来。

       不知何时,李世信已经站到了他的身边。

       李世信的身后,是许戈,张硕兄妹,以及所有为了这一场婚礼,忙活了整整四个日夜的人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嘶哑的声音,从刘峰孙子堵着的嗓子里哼出。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跟在他的身后,李世信嘶着声音,跟唱了起来。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许戈,张硕,张颖.....一个个现场工作人员,缓缓的跟在刘峰孙子的身后,在送别中融入了自己的声音。

       卖烟的小贩,说书的先生,买包子的女郎......街面上的所有人,自发的结成了一条长长的送别队伍。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街角。

       喘着粗气的赵瑾芝伫立在那里。

       她的手里,捧着一沓厚厚的机票车票船票,厚厚的杂乱而泛黄的资料,以及......一方遗像。

       遗像中的老人庞眉白发,果真和刘峰孙子有四五分的相像。

       一阵微风吹过,她手中的资料散落了一地。

       那是一张张各类历史机构开具的资料——资料的时间跨度足有四十多年,几乎跨越了两岸通航通邮之后的整个时期。

       而所有资料的指向,都只有一个——南京,周清茹。

       抚摸着标有“逝于2017年12月13日”的遗像,赵瑾芝抿去了嘴角的泪水。

       “孙先生,下一世,请不要这么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