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六章
在《奇怪的她》整个剧目结构之中,第四幕是非常重要的一幕。
从剧情上来说,在这一幕中,沈梦君终于放下了老年人的桎梏,以年轻人的面貌开始拥抱新的生活,并牵扯出了和孙子小宇一起搞乐队这么一条故事主线。
而对于剧情更重要的作用,则是在这一幕的尾声,也就是沈梦君受伤后,受伤部位返回到老年状态这一段。
用具编剧术语,这一段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冲突点。
就如同大海上的一个,随时可能将一艘正在行驶中的船吸进去造成一场灾难的旋涡!
它可以是一场随时可以引爆的危机,可以是一个藏在007汽车上的定时炸弹,也可以是一个对主角恋人虎视眈眈的隔壁老王。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剧情点的存在,就是为了将剧情的张力拉起来。
本来,按照李世信前世原版的《奇怪的她》剧本,这个故事旋涡是放在了第六幕才抖出来的。
虽然原剧本整个故事线处理的不错,但是李世信还是觉得这个旋涡出现的太晚。直接导致整个故事在后半段有些仓促。
就是那种......前半段看主角唱唱跳跳嘻嘻哈哈,可是突然之间剧情就急转而下,照着结局去了的那种仓促。
所以到了李世信这边,索性就将这个故事旋涡放在了第四幕。
至于效果......
微薄,评论区;
“d,狗导演真特么坏!他用前两幕塑造了一个蛮横的老太太,却不告诉我们这个老太太为何会那样的蛮横。他勾引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讨厌这个角色,让我们用当下社会的普世价值观去批判这个角色。直到了第五幕,他才告诉我们这个老太太是怎么从一个本应该被呵护的少女逐渐老去!让我想删掉此前骂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你特么死不死啊!?”
“老太太之所以性格强硬,是因为她坎坷的人生经历啊。她性格过于锋芒,使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可是我看第一幕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将心比心,如果我过的像她这么难,我可能比她还要刁蛮啊、哭。”
“似乎一个人越是年长,我们越是无法完整地看待她。心情不好是更年期,健谈是唠叨,耍性子是可笑,而且哪有长辈来倾诉烦恼的呢?慢慢老人就成了累赘,或是其他人的感情容器。然后慢慢地,她的岁月故事也听得厌烦,她遇到的那些喜悦伤悲、高峰低谷都被淡化,她的付出和关心越来越理所当然,直到他人生路上的足迹都被时间的雨水冲刷掉了,她成了照片上泛黄的一个影子......这首《梦醒时分》,真的很刺耳......”
“丈夫早死没有依靠、独自带孩子辛苦做工、单亲妈妈被人鄙视白眼生活困苦、在瓷器城捡别人的剩饭吃也要把孩子拉扯大,孩子最终成了教授,还是公立大学的教授,她只想跟每个人说说这一辈子的不容易,这才让她觉得这一辈子的苦都不是苦,都过去了,都值得。大家都只看见她一直炫耀儿子、嘴巴厉害得讨厌,可没人知道当年那个不会骂、不会牢骚、不会刻薄的水灵姑娘是怎么被时间逼迫着、被贫穷追赶着才变成了今天这样啊!之前有多气,这一段就有多想哭。艹,心里好堵!”
“一个女人是怎么衰老最终成了这样一个没有性别、不再柔软、布满皱纹和老年斑,人见人嫌的样子?沈梦君的歌声里,真的有年轻人唱不出的沧海桑田啊!”
“妈的,说好了是都市青春剧,信爷你特么又来!?”
“啊啊啊啊!我明明过来就是看帅哥美女的,狗导演为什么还要戳我泪腺!?为什么!”
随着那一首《梦醒时分》,评论区,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