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丁野所料,丁原行军两天之后,朝廷的征召令,便到了河内。

       前来传令,居然还是熟人。

       此人便是曹操。

       当在府外等候片刻,看到丁野出来的时候,曹操脸色大喜,直接迎了上去,笑道:“丁公子,我们又见面了!”

       “孟德远道而来,为何不提前打声招呼,我好扫榻相迎啊!”丁野客套着,将他请到了院内。

       郭嘉等候在堂中,见到二人之后便起身相迎。

       “这位是?”曹操询问。

       丁野答道:“此乃我至交好友,姓郭,名嘉,字奉孝,颍川人士,目前在我父亲帐下担任校尉。”

       “哦?”

       曹操笑道:“我与颍川士族颇为熟识,郭奉孝……莫非是郭氏之人?”

       “非也。”

       郭嘉答道:“贫寒之士而已。”

       嗯?

       这回答……

       有点冷漠啊!

       丁野心里暗喜,看样子郭嘉对老曹并不感冒。

       这是好事。

       “孟德兄此番前来,肯定是有事,莫非是为朝廷之事?”丁野故作询问,也扯开了话题。

       曹操于是拿出征召令说道:“天子驾崩,朝纲不振,外有贼寇未平,内有宦官干政。大将军欲行大事,于是征召各路诸侯带兵马入京……对了,丁公子,你父亲并州刺史何在?”

       “真是不巧。”

       丁野答道:“我父亲两日之前,已经领兵前往太原,打算为大汉驱逐异族收复故土,同时也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寒冬腊月,白雪皑皑,为何这个时候用兵?”曹操皱眉了。

       这一次到河内,他是看着路程不远,自己又和丁野认识,加上丁原对何进这个大将军心存感激之念,所以的他是打了包票过来的。

       结果现在,丁原却不在家?

       这不是让他回去很没面子嘛!

       郭嘉道:“每逢白雪,各家休兵,几乎已经成了中原之地的惯例。南匈奴盘踞太原郡,表面上向大汉称臣,也学习我汉家文化,定然想不到我家主公,会在十二月年关之际兴兵征讨,此正所谓出其不意也!”

       事关兵法,让郭嘉来发言就对了。

       曹操听了也无力反驳,只是皱眉道:“这可如何是好?大将军严令半月之后,各路诸侯必至京师,若此时让刺史领兵返回,可来得及?”

       “奉孝,你看呢?”丁野故意问的。

       郭嘉皱眉道:“军令如山,岂可儿戏?前日誓师,三军将士已经打算用命夺回太原郡,我并州将士有许多都是太原郡人,此番夺回太原也是顺应军心、民心,若是更改,只怕会失军民之所望!”

       “……”

       曹操又被郭嘉一番话,堵得哑口无言。

       不知道为什么,见到曹操这样被郭嘉用智谋应付得哑口无言,丁野心里感觉十分爽快。

       这个人才,截胡得好啊!

       只是可惜,荀彧没能忽悠过来。

       要不然,估计现在的画面,会更加精彩。

       见曹操十分为难,说不出任何话来了,郭嘉也知道适可而止,于是提议道:“主公虽然不在,可公子就在此间,大将军也没规定需要多少兵马,不如就让公子率两千人渡河,前往京城向大将军交差如何?”

       曹操眼神一亮,看向丁野。

       这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丁野身上了。

       丁野却皱眉道:“我乃布衣之身,如何能领兵?”

       “刺史公子,谁敢说是布衣?”

       曹操笑道:“公子有所不知,你既是丁刺史的儿子,便等于是并州军未来的接班人,身份可绝对不是布衣,天下又有何人敢将你当成布衣对待?”

       “公子所言有理,有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

       郭嘉却改口说道:“是奉孝失策了。”

       曹操也是聪明人,听到郭嘉自己责备自己,就马上明白了过来……感情你们主从两个,搁这儿唱双簧给我看呢!

       不就是要个功名吗?

       “我这边返京,告知大将军……丁公子,两日之后,再见!”曹操一拱手,直接走了。

       时间不等人。

       他甚至连喝茶都怕浪费了时间,急匆匆的便赶回了京师。

       曹操一回来,便遇到了袁绍。

       “哈哈,孟德怎么回来得这么快,莫非是被丁建阳直接赶出了河内?唉,让你平日里注意一下作风,这名声不好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受人待见的!”袁绍这个损友,一见面就挖苦了起来。

       曹操眉头微皱。

       这一次回京之后,他就感觉袁绍这个人,变了。

       性格上面变了一些。

       当然,心思也变了一些。

       二人之间的情感,也出现了变化。

       主要是因为袁绍向何进提出召各路诸侯进京,这个策略是袁绍定下的。

       他想借各路诸侯之手,除掉十常侍。

       同时,也为他自己树立声望,好准备上位!

       但曹操却反对袁绍这个提议,当时袁绍就对曹操没有好话,还利用自己四世三公的家世来压制曹操,于是才有了现在何进征召各路诸侯的决策。

       在这个决策里,袁绍是建议者,何进是决策者,他曹操却成了要奔波在外的执行者。

       堂堂西园校尉,成了跑腿的!

       曹操知道,这其中或许也有袁绍作怪的因素。

       不过曹操却故作不知,继续和袁绍玩笑:“本初妙计,丁建阳他安敢不从?我是朝廷的使者,他丁建阳见了我也要打开中门。”

       “这么说来,河内兵马可到?”袁绍突然关心了起来。

       “你就等着吧!”曹操说罢,便离开了。

       可是回到家之后,他就马上换了一套衣服,然后又借了一辆马车,等到了深夜才去何进的府上,成功见到何进之后,曹操向何进,报告了河内的情况。

       “丁建阳居然此时兴兵,岂不是要误我大事!”何进颇为不满。

       曹操连忙说道:“大将军,丁建阳之公子丁野,为人风度非凡,又是正一道师君高徒,虽然年仅十六,却能统领刺史府诸事,将整个河内管理得井井有条,绝对是难得的人才。何不趁这个机会,大将军奖赏他一个官职,命他子代父职,前来京师共谋大事?”

       “此人当真如此有才?”

       何进对曹操,其实还蛮信任的,沉吟片刻之后他无奈地说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只好让他领兵前来了!这样,就封他为并州别驾,暂代刺史行事,命他即刻领兵前来!”

       “遵命!”

       曹操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