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知道。”托兰点头。

       在来之前,他就详细地跟埃伦了解过了。

       托兰主动道:“只要楚大人愿意,我也可以签订那样的条约,而且我还可以将我的人脉提供给贵国的人。”

       比埃伦给的条件还要优厚。

       左映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当初他跟着埃伦时,埃伦根本不怎么答理他。

       甚至有时候还扯他的后腿。

       现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出来的。

       这位后来者比他轻松多了。

       楚泽闻言,便道:“行,咱回去准备准备,明天你过来签约吧。”

       托兰站起身,高兴地走向楚泽。

       “那太好了,楚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将最好的葡萄酒送到大明。”

       楚泽起身再次与他握手。

       葡萄酒好不好,楚泽并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那个送到托兰身边的人。

       这个人不是去做生意的。

       而是借着做生意的名头,去了解国外的矿产资源。

       然后将这些东西,尽可能的弄到国内。

       楚泽的野心不小。

       这些好处,他一点都不会放过。

       而且,谁会嫌自己的资源多呢?

       那这个人,楚泽就得好好想一想,看选谁合适。

       楚泽思来想去,把决定权给了朱元璋。

       他一纸奏折,直接送入应天。

       而与托兰的合约,第二天就签订了。

       自那之后,来找楚泽的人越来越多。

       让楚泽连吃饭的机会都没有。

       楚泽头疼啊。

       接连几天之后,楚泽立刻闭门谢客了。

       他趴在桌子上,神情抑郁。

       朱樉好笑道:“这不是你想看到的结果吗?怎么着,事情真按你想的走了,你又不高兴了?”

       楚泽眼神幽幽地看过去。

       他坐焉身体。

       “咱是想看到这样的结果,但不代表咱想什么事都自己揽啊。”

       他只想出主意,最多管管前面的事。

       等事情走入正轨,剩下的他就不会再管。

       可现在事情都走入正轨了,后续却没人接手。

       那他总不能一直都管着这事吧?

       不行,他得想个法子。

       对,把这事告诉朱元璋,让他建一个专门负责这些事的部门。

       如此一来,他也可以放手了。

       楚泽顿时就高兴了。

       他猛地坐起来,转身去写奏折。

       等他这份奏折写完,上一份奏折的批复已经回来了。

       一道来的,还有一个人。

       “老四?”

       朱樉怎么也没想到,前来送圣旨的,竟然会是朱棣。

       朱棣得意一笑:“二哥很惊讶?”

       朱樉:“……”

       不知道为什么,朱樉总觉得朱棣这句二哥,喊得很是得瑟。

       得瑟到他都不想接话茬了。

       朱棣将回复递给楚泽:“看看。”

       楚泽接过,打开一看。

       “呵,没看看出来啊,竟然是你。”楚泽看完就笑了。

       朱樉凑过来问:“什么是他?快让咱看看。”

       楚泽将奏折递给朱樉。

       朱樉接过一看,瞬间惊讶了。

       他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了又看。

       直到看到第五遍,朱樉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朱樉抬起头,一言难尽地看向朱棣,语气幽怨:“为什么是你?明明咱就在这里,父皇竟然都不派咱去,反正从应天把你弄了过来。”

       这传出去,他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朱樉苦着脸,将奏折塞回朱棣怀里。

       朱棣接过奏折,笑问:“那咱现在就线给父皇回信,说咱胜任不了,让他派你去?”

       “得得,你打住你。咱就是说说,你还真当真啊?”

       朱樉才不想去吃那个苦呢。

       左映去威尔士时之前,都吃了什么苦,他都是知道的。

       就学对方的语言这一关,就可以将他难住。

       他啊,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大明的国土上,当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废物吧。

       每天跟着楚泽到处跑,也挺不错的。

       朱棣就知道朱樉不乐意去。

       他说这话,也只是玩笑。

       朱棣盗走奏折收起来,对楚泽道:“父皇说了,让咱听你的,接下来咱要做什么?”

       “去找托兰,跟着他学就可以了。”楚泽让朱棣坐下,道,“不过在去之前,咱还有些话要跟你说。”

       朱棣走近坐下:“你说。”

       楚泽要说的,不过是他这么做的目的。

       顺便告诉朱棣,他此行的主要目标。

       “不过这事儿不着急,你最先要做的,就是在那里站稳脚根。国外不比咱大明,万一出了什么事,咱连帮没办法帮你,所以你这次去,多带些人。”楚泽像是不放心自家好大儿出远门的母亲一样,详细地叮嘱着。

       朱棣一一听了。

       等楚泽说完,朱棣问他:“楚泽,你说你们那个时代,出国是怎么样的?也是坐船吗?也去过法国吗?去一趟需要多少时间?”

       他期待地看着楚泽。

       他很想知道,在楚泽那个时代,出国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楚泽只当朱棣只是随口一问。

       他答道:“在咱那个时代啊,出国是件比较寻常的事,只要有想,就可以。有坐船的,坐飞机的,甚至还有坐火车的。

       除了火车之外,其他的都很快。

       睡一觉起来,就已经不在国内的。甚至一些近的地方,也就打个盹的时间。

       比现在可方便多了。”

       楚泽还挺怀念。

       朱棣一脸的若有所思。

       这次出国的机会,是他朝朱元璋求来的。

       走之前还他发了誓,说自己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但作为大明第一个出国的皇子,说不忐忑是假的。

       但他相信楚泽。

       而且左映也出去过。

       那他为什么不能去?

       朱棣要去。

       他的野心让他不会安分地呆在大明,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散王爷。

       朱棣又问了些关于法国的事。

       说实话,楚泽也不太了解。

       他知道的东西,在现在也必定适用。

       他只挑了些自己觉得用得上的,说给朱棣听。

       虽然知道未必用得上,但朱棣还是听得很认真。

       楚泽讲的内容,他都一一记下。

       三人一直聊到深夜,这才散去。

       第二天吃过早饭,楚泽喊来赵四,就将人打包送走了。

       送走人,楚泽跑到知府衙门。

       农也思看到他,还有些惊讶。

       他脱口而出:“楚大人竟然还有得闲?”

       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