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烈显然一直在考虑这些,听长孙冲之话,也不矫情,折了根细棍,就在地上画了起来。

       “要让颉利暴怒,只有两地可选,一为定襄,但现下肯定不行;第二个就是恶阳岭,我们偷袭,不管得手与否,接着都绕过定襄再袭白道,如此定能将颉利大军调动起来。”

       “这对兄弟们的体力要求挺大。”

       虽是这样说,长孙冲还是同意了苏烈的方案。

       当即安排一个小分队,将受伤的兵士送回朔方,并将最新的情况带给柴绍,

       大部队则休整一日,准备急行军。

       恰在此时,易峰的联络员到来,消除了众人心中的最后一丝顾虑。

       …………

       作为草原大城,易峰是带着参观统万城的心思,来看待定襄的。

       结果,大失所望。

       虽然城池大了朔方很多,但外城的防护,与朔方也差不多。

       因是草原之城,缺少足够多的石头,整个外墙皆是用土夯成,

       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整个外城斑驳不已,易峰甚至怀疑,一场雪下来,这样的城墙会不会自己垮塌。

       易峰与娜莎进入定襄后,娜莎就消失不见了。

       七月的天气,草原甚是凉爽。

       他则被阿卓领着,来到了突厥牙帐,颉利现今的住处。

       颉利正在饮宴,场中之人易峰虽不认识,但知多为部族首领。

       上首一个身着皮裘,络腮胡,很是精壮的汉子,端着酒碗一脸戏谑的看着他。

       “外臣易峰参见可汗。”

       他弯腰鞠躬行礼。

       上首之人一直未吭声,他的腰有些微微发酸。

       “易峰你为何来我突厥?”

       颉利的声音很沙哑,似是两件铁器磨擦发出一般。

       虽然说的是大唐官话,但并不标准,也只是勉强能听懂的地步。

       “外臣在大唐受奸臣所害,落入牢笼,幸得家中几个敢死之士相救得以脱命,我易峰自负一身才学,又闻得可汗乃是名君雄主,恐他地无我施展之机,特来投诚可汗。”

       他借势起身,老给一个胡子弯腰,虽需隐忍,但心中仍是不爽。

       “哈哈哈……”

       夜枭般的笑声,在房中震荡。

       “易峰,本可汗知道你。”

       见易峰露出一个愕然的神情,颉利畅快的接着道:

       “我看过你们中原传来的隋唐和三国,你的故事说得不错。”

       易峰这下是真的愕然了。

       老子的书,居然连颉利都在追读,牛逼大了。

       “外臣拙作,能得可汗一观,是外臣的荣幸。”

       颉利摆摆手:

       “来人,将易峰拿下,明日潜使送回大唐。”

       旁边的部落首领,听到此话,皆是面带笑容。

       房外进来两人,抓起易峰两只胳膊就要往外拖去。

       易峰面上平静,心中喑叹一声,非要这么狗血吗?

       使上暗劲,让脸变得胀红,使力的挣扎着:

       “可汗,你是怕了大唐大成?”

       语不惊人死不休,似乎是纵横家的看家本领,易峰现在管不了许多,有用就行。

       能做突厥近十年的可汗,颉利并非只知拼勇猛,所以听到此话,也只是淡然一笑,对他所言无动于衷。

       “人言颉利乃是雄主,在下看来也只是庸碌之辈,原可为天下共主,却只想着偏安一隅消遥渡日,如此突厥亡族不远矣。”

       颉利双眼一眯。

       他原本就是想耍弄一下易峰,至于将易峰送回大唐,没有切实的好处,他就算选择直接杀了,也不会送人。

       此刻听他如此说,反而动了真火。

       摆手让两个护卫退下:

       “易峰,今日如果说服不了我,我还缺个饮酒之器,你的头颅想来不错。”

       易峰揉了揉被拽疼的胳膊,心中打着底稿。

       “可汗,前岁征中原,为何会与大唐皇帝签立渭水之盟?”

       “可汗可知,当时的大唐新皇登基,又兼玄武之事,国朝不稳,当为可汗取中原的良机,可汗却止步渭水,如是他人劝说,此人定为奸细,可汗当处之。”

       说到此处,一个年迈之人站起,颤抖着手,指着易峰:

       “胡说,当时远征,兵马都累了,再征下去,就有可能战败。”

       老头的官话居然说得比颉利还好些。

       颉利狐疑的看着易峰,而后又玩味地看了看站起的老头。

       “还有其他吗?”

       “朔方城为大唐插入草原的心脏,如此长久,可汗为何不思收回?要知大唐没了朔方,就没了进攻草原的门户,他处攻击,则补给线过长,其实困难;

       可汗当收回朔方,练精兵,待中原防护不慎时,出兵再渡中原。”

       “卧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此为至理,草原与大唐必存其一,可汗当早作准备。”

       “笑话,如今的大唐哪有出兵的可能,只有我们征他之理,你就是在危言耸听。”

       刚刚的老头再次指责。

       “大唐皇帝也为一代雄主,他自认渭水之盟为平生之耻,异地换位思之,可汗容忍得了吗?”

       颉利终于动容。

       换位思考,颉利听进去了。

       是啊!

       自己如果处在李二的位置,定不会容忍这一生之耻。

       如果想平复心情,只有灭了给自己带来耻辱之人。

       “三国演义,我甚喜,你且留下给我讲书吧。”

       说完,就打算挥退易峰,眼神还意味深长的在刚刚老者身上转了圈。

       易峰再次一揖道:

       “可汗,外臣还有一事要禀。”

       “说说!”

       颉利并无表现不耐烦。

       “中原之地有句古话叫子承父业,如今可汗春秋鼎盛当不可忧,但无存继之人,终为不妥。”

       颉利的面色阴沉下来。

       此话算是戳中他心中的痛,他并无子嗣,如今听易峰劝他立叶护,让他如何不怒。(叶护之职,多为突厥太子的实遣官。)

       “自古飨祭,多为至亲子孙,最勇猛的老虎,也有须白之时。臣念可汗收容之恩,请可汗兼顾子嗣。”

       颉利听到这阴沉的脸稍好了些,不过似是想到什么,立刻又变得胀红。

       而下首一位所坐之人,正好与之相反。

       刚开始眼角微眯,显是心中带喜,但听到最后一句,面上有忍不住的怒意。

       易峰心中一动,不用他人介绍,也知是谁,

       上一任处罗可汗之子,颉利的亲侄,现下在突厥有小可汗之称的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