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就在两军发生正面碰撞之前,其实谁都没有真正把对方放在眼里。
就拿高丽边军来说,开京八卫的傲慢在他们漫长的从军生涯中那是早有领教。而且按道理来说,明明庇护这个国家的,是他们这些在前线拼死拼活的边军,偏偏这些基本不怎么打仗的老爷兵,待遇却比谁都好,这恰恰是最让人不能淡定的糟心事。
其实,高丽边军在面对具有天生优越感的高丽京军时,骨子里混杂着一种自卑又自傲的复杂心绪。自卑是生存在这个壁垒森严的等级社会里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先天副产品,而自傲,则是在无数次与女真部落的拉锯中苟活下来后而产生的后天心理优势。
只不过往日大家好歹同属一个阵营,就算相互矛盾再深,也不可能拔刀相向。好在此时此刻,边军一扫积怨的机会来了,
既然不可避免的成为敌人,那么就用鲜血来洗刷你们不可一世的傲慢吧!这是此时绝大多数边军心中的真实想法。对外他们永远是战战兢兢,但是对内,他们又比谁都有把握,都放得开。
至于对手中还有千余宋军,反而转为次要矛盾。一者对手人数太少,构不成威胁。二者这次伏击的首要目的,乃是为了给全天下意志不坚、欲投宋军的叛军们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
叛变者必须死!
“轰!”
锋利的锥角终于撞向高速逼来的战骑洪流,在无数战马的哀鸣与士兵的闷哼声中。作为宋军尖刀的汉军精锐刺破了高丽边军的冲锋阵型。
在与对手人数永远趋于弱势且保持相当灵活性的女真部落对抗中得来的经验,让高丽边军在甫一开始便吃了一个有口难言的哑巴亏,刻意摆得十分松散的队形实在禁不住汉军密集的锥形阵冲击。很快高丽边军的前锋中心开始凹陷。
也就是一愣神的时间,宋军的前锋已经插入敌军纵深达十数骑的身位,这时高丽边军的临阵指挥官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将“猎杀”灵巧的部落联军的经验,生搬硬套到与一个庞大国家的常备军对阵,该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啊。
原本被对手当作点缀的宋军抓住战机,瞬间爆发出超常的战斗力。从作为锥尖的前锋到两翼的斜面,简直显得锐不可当。每每松散的高丽骑兵撞到锋面上时,就仿佛撞到一层移动的血肉长城。结局莫不以悲剧告终。
无数个人的悲剧逐次上演,渐渐上升到整个高丽边军的层面上,作为高丽边军战场最高指挥的神虎卫大将军已经蹦不住了,正要破口大骂。忽然之间。只见他整个紧绷的身躯又放松下来,自言自语了一句:“不会亡羊补牢,就不配接我的位置!”
“收拢!收拢!”
此起彼伏的嘶喊声响起,让高速行进中的“肥大”骑兵洪流逐渐开始“瘦身”,到底是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高丽边军,这种危险系数极大的临时变阵,搞不好在未见成效之前就已经自乱其阵了。但高丽边军此时所展现出的战术素养,不愧于让他们有藐视高丽京军的本钱。
“狗杂碎。倒是有些嚼劲!”
经历了初时的小胜,直到此时。真正的压力才排山倒海般向宋军的锥阵突出部逼来,这些昨日还跟随史文恭夺城的宋军精锐,在面对回过味来的高丽边军时,已经渐渐开始出现小规模的伤亡。若是史文恭在此,亲眼目睹己方的伤亡,只怕会心疼得背过气去。这些可都是他在虎狼林列的梁山野战头领中费尽心思才抢来的尖子啊!损失一个就少一个,想补充都找不到对象,因为再也不可能遇上这么好的兵源了。
可战争就是这样,血腥而残酷,并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
此时,人仰马翻的场景每一刻都在不停重现,终于一往无前宋军将士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对手根本不是什么王京城中临时召集的民壮。电光火石间,有不少人都猜到了事情的首尾,他们很有可能对上了高丽人一直隐而未发的杀手锏。
“可以死,不能怂!”
不知谁从胸腔中爆出这句决死宣言,顿时得到了同袍们强烈的相应,不管是乌合之众,还是高丽人的杀手锏,他们都是元帅嘴中的棒子啊!难道还能给棒子认怂不成?
此时两营汉军铁骑所表现出来雷霆万钧的气势,居然盖过人数超过他们十五倍以上的高丽边军,直到这时,这群高丽人才深刻的意识到,他们的对手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呸,怕你们各个都是面涅将军,也才区区一千人!硬碰硬看你能耗到几时!”
一个千辛万苦终于撞开宋军边角的高丽边军将领无不得意的想道,此时他的想法很有代表性,毕竟一万五千骑兵从人数上压倒性的优势,必会让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只不过,老天是公平的,对阵双方的想法,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旋即接下来发生的一幕,顿时让此人惊掉下巴。
史文恭之所以把大军主力交给苏定指挥,绝不是因为分不开身而迫不得已。这种相当大胆的放权,绝对是出于对苏定毫无保留的信赖,毕竟两人还在曾头市时期,就有相当长时间的搭档生涯,是以对于这位老弟,史文恭绝对比任何人都要了解。
就在这个夺人心魄的时刻,一直带着高丽骑兵隐藏在汉军阵后的苏定,这时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只见在这位人送绰号小天宝的骑将带领下,两千五百高丽营骑士居然脱离了正面战场,反朝正在观战的高丽大将军处杀去!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惊呆了!
怎么会这样?!
难道这一千气势汹汹之辈只不过是幌子?!宋军那也太奢侈了罢!?
分兵!只能分兵!
这已经根本不是什么战术问题了,而上升到了政治上正确与否。
主将遇袭,谁敢怠慢?就是全歼了突入阵中这伙宋人。哪里抵得过见死不救的不良印象?虽然大将军身边留有五千骑兵,若是凭此就认为可以无动于衷,那无疑是幼稚得不能再幼稚的行为。
于是,战场上出现了这样一幕奇观,苏定的两千五百骑兵身后,尾随着不下五千骑从正面战场上慌忙撤退下来的高丽边兵。而且,就在这紧要关头。高丽主将动了,准确的说是他手下的骑兵动了,大约有三千护卫骑兵。在一员骁将的带领下,脱离主将身侧,开始主动拦截苏定这支奇兵,一时间竟成了两面夹击之势。
处于危险境地的苏定见状。不惊反喜。因为他知道,扭转乾坤的战机,终于出现了!
“五心不定,有死无生!让兔崽子们看看,谁才是这半岛上最强的骑兵!”
所有的筹谋,全部为了此刻,和在敌人阵中鏖战的两营汉军一样,他的使命已经完成。现在唯一盼头,就看主将史文恭了。
在高地后凝神屏气精心潜伏的史文恭。果然不负苏定所望,在敏锐的嗅到不可多得的战机之后,终于如猎豹一般冲出隐藏之地,飞一般的扑向被他锁定的猎物。
原来,汉军的正面突阵,苏定的半路袭击,这一切都是幌子而已。唯有他,才是致命一击的最终执行者。
……
“可惜了,有着这样出色的将领,还被契丹人以泰山压顶之势威压得百年间动弹不得,看来不是宋国无人,而是这样的人往往没有表现的机会,全都孤寂的老死掉了!”
作为一个有着三十年军龄的老兵、李资谦锄奸计划的指挥官,新任神虎卫大将军并不是那种目空一切的半瓶水,起码对手在恶劣环境下的反应,还是赢得了他的尊重。
“再出色的将领,还不是被大将军玩弄于股掌之上?”副将适时的送上一记马屁。
高丽边军主帅回头看了副将一眼,缓缓道:“我们占尽了先机,人数上又有压倒性的优势,若是五千对五千,我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这个人的表现实在太让我吃惊了!”
“既然如此,大将军,就让我们赐予他军人最大的荣誉吧!”副将不怀好意的笑将起来,显然他所指的这个最大的荣誉,毫无疑问的指向了“马革裹尸还”。
“尽量捉活的罢!如此出众的将领,说不定是宋国皇帝的爱将,杀了他只会让宋人的报复来得更加猛烈!”
汉军营的惊异表现,已经让这位大将军心中震荡,都传高丽第一名将拓俊京是被宋人施以诡计打败的,他本人之前也是深信不疑。可今日躬逢其威,才知道传说中懦弱不堪的宋军,依旧在其身上可窥得一丝汉唐遗风。
看着副将懵懂的反应,大将军知道政治不是对方这个武夫所擅长的,当下不再多言,只是道:
“罢了,且将此人活捉,说不定能换来和谈的契机!”大将军说完抽出长剑,回顾左右道:“随本将杀敌!”
副将见主将居然要亲自上阵,霎时间整个人都愣了,这完全不是商量好的路数啊!这不,和汉军缠斗的队伍里还有三千精骑在随时等候命令哩!
“遇上这样的对手,若不亲自跟他分个雌雄,而看他死于小卒之手,本将心里难受!”大将军眼中露出一丝灼热的火焰,这是强者遇上同等分量对手时的本能反应。
见主将浑身散发着浓烈的战意,副将也不敢再劝,毕竟此时身侧的这最后两千骑兵,乃是全军核心中的核心,精锐中的精锐,即便遇上以锥形阵突阵的那一千宋军,鹿死谁手都不好说。不过此时若用来解决这一千偷袭的开京叛军,简直牛刀杀鸡,绰绰有余。哪怕对手是项王再生,只怕也是回天无力。
哈!好像项王就是在乌江边上自刎的,若是能逼得这个姓史的宋军猛将在汉江边上自刎,将来必是一段佳话。(未完待续。其实花花版主已经在书评区置顶了,只不过发帖人显示的书友150703032212156,点开这个账号,就会显示你的页面了,可能是系统的原因。
……………………………………………………………………
从看到自己预备“斩首”的对象,居然带着两千骑兵不退反迎的那一幕起,史文恭下意识就感觉要糟。
看来自己的那点家底早被人家摸了个门清!也是,光算人数,也能算出他这支伏兵来。
不过,这也算是正常现象,毕竟这一路上,敌我双方所有参战部队,有一支算一支,就属于他史文恭的蕃落军最威风了。说来近千里的长途奔袭,被本地土著摸了底去,也不算什么太出人意料的事情。
真正让史文恭感到屈辱的是,自己居然对这伙打埋伏的家伙半点也不知情,弄了半天他就像个瞎子,一头撞入对方设下的陷阱来。虽然对手很舍得下本钱也算一个客观原因,但史文恭觉得问题最终还是出在自己身上。一味的剑走偏锋,终会有栽跟头的时候,更何况,他倚重若眼睛的斥候也出现了大问题。
罢了,将错就错罢!
毕竟现在的形势。说是他蕃落军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一点也不夸张。
和高丽主力在江岸边鏖战的汉军将士,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为代价。傲然向对手宣示着汉军骑士的大无畏精神。正因为他们在身陷绝境时所爆发出来的超强意志,让这两支在人数上呈现巨大悬殊的队伍居然斗得难解难分。很有些耐人寻味的是,尽管江岸边的平原上又开辟了两个新战场,面对汉军孤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的高丽人,再也没有分兵加入对苏定的围剿,以及对史文恭的拦截中来。
除去与十倍对手死磕的两营汉军,苏定以及他手下的五营高丽骑兵。也陷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绝境之中,好在他们的正面对手,也就是从高丽主将处分出来的三千骑兵。从人数上并不占多少优势,这才让苏定手下打惯了顺风仗的前开京八卫,没有当场现出原形。不过,他们此时陷入敌军三倍以上的兵力围剿。到底能支撑几时。说实话苏定心里也没底。
所以说,史文恭是全军最后反败为胜的希望,一点也不为过。
……
望着越来越近的敌军,史文恭强忍住挽弓搭箭的冲动。
满打满算,一壶箭最多取敌几十条性命,对于大局来说丝毫无补。况且他现在就是使出连珠箭来,也射不了一两轮。所以,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彻底改变战局的机会。
“来罢!”
位于队列前锋的史文恭怒吼一声,手上白蜡杆长枪如长蛇吐信般抖动起来。形成一朵绚丽的枪花。
只因他一身耀眼的装束(身上高仿版雁翎金圈甲,身下嘶风千里马),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成为不少高丽边军眼中的奇货。
若是换成一般三流队伍,遇上对方领兵大将估计躲闪都来不及,怎会撞上去触霉头?不过作为神虎卫大将军眼中的嫡系部队,这些人也是艺高人胆大,居然各个都想拿史文恭邀功。
说来这也怪史文恭从罗州出发以来,个人表现太过低调,与蕃落军的耀眼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是基本不怎么出手,唯一一次隆重登场,还是昨天抢城的战斗。只不过亲眼目睹他惊人武艺之人,不是去阎王爷那里报了到,就是成为了宋军的俘虏。是以这些人还不知眼前这个巨汉,实乃当仁不让的降世杀神。
“噗……”
史文恭并没有克制马速,所以有宝马相辅的他显得有些超前,于是在两军前锋的将士们注视下,一员被高丽边军公认为无双猛士的别将,因为要抢头功,十分霸气的朝史文恭抢来,哪知接下来的一幕很是讽刺,此人的招式还未使完,就已经被史文恭挑落马下,顿时被身后来不及避闪的自己人给踩得惨不忍睹。
片刻前还活灵活现的军中猛将,瞬时间在战马的践踏下变得面目全非,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伤士气的惨事。
不少深知此人底细的高丽边军几乎是保持着震惊状态,撞上迎面而来的蕃落高丽营骑兵,也就是从前的开京八卫,就这么一愣神的事儿,结果十分冤枉的被后者(们)捡了个大漏。
战场上的生死,往往就在一合之间就决定了,特别是在高速行进的战马丛中。当他们从震惊中醒悟过来的时候,生命的体征也在迅速的消失。此时不用猜也能知道,死在史文恭手上的这个家伙,只怕是边军中很出名的猛将,不然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此时一马当先杀入敌阵的史文恭,仿佛带领一群绵羊的雄狮,猛扑向恨不得将他们撕咬成碎片的一群豺狗。当然了,说史文恭手下的高丽营士兵是绵羊,主要还是从其心性上分析。
其实和开京八卫硬碰硬过的关胜曾言,这伙人要论骑术,其实算是很不错了,比梁山许多民壮出身的骑手要强得多。而且东夷擅射,射术更是自古有名,他们主要差在心性十分不稳,打不得狠仗、硬仗。
不过今天关键性一役,这些人起码到目前,还是表现得可圈可点的。当然了,这与之前一连串的胜利不无关系,同时也应该归功与汉军最先所起的典范作用,以及史文恭和苏定战前的动员。起码史文恭就说了一句让他们退无可退的话:
“你们以为,即便投降,见了李资谦还能有性命在?”
众人闻言,深以为然。李资谦铁了心要拿他们杀一儆百,以绝国内不停上演的投宋大潮,他们还能傻傻投降不成?
没有退路的人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史文恭身后这两营高丽骑兵正是如此,借着主将连挑对手数骑勇士下马的势头,不少人呐喊着冲向对手,也许他们临敌的经验敌不过对手,但他们此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连自己都感觉到意外的气势,让他们中间的不少人扛过了第一轮冲锋。
无论如何,他们终于是挺住了,甚至在第一回合交手中,就伤亡来说未输给对手多少,这算是开了个好头,起码感觉对手也就那样,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杀!”
两阵交手过后,调转马头的骑士们自觉往史文恭身边集结,居然没有一骑趁乱逃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眼前这位仿佛战神附体的神枪将军,给了他们寄托希望的信心。
“有勇有谋,吾国大患也!”
和史文恭一马当先带队冲锋不同,高丽边军的大将军一直隐藏在队列深处。他虽然存了和宋军将领决一雌雄的心思,但并不代表他需要亲自活捉对手。此时的他心底多了一丝庆幸,幸亏刚才没有轻举妄动,不然他只怕已经陪着勇冠三军的金大胆走上黄泉之路了。
更何况作为一个从戎多年的老兵,他深知自己现在属于高丽大军的空门,他既然因为一时意气而冒了这个不必要的险,就更需要很好的保护好自己了,不然他将成为这场战斗的最大罪人。
“他们不过开京那群叛贼,并不是货真价实的宋军!边军的勇士们,你们都是怎么了?难道非要我下令派遣援军来接济你们吗?”
就在高丽边军集结的时候,大将军终于有了动作,一开口便切中要害,随即还用上了激将法。谁的军队谁了解,这招果然见效,于是在接下来的阵仗中,渐渐找到状态的高丽边军让对面这些前高丽京军吃亏不少。
而且史文恭基本上是遭受到了重点照顾,一人不是对手,就两骑联手,两骑无法得逞,干脆有人便使出同归于尽的法门,总之千方百计要毁掉这个让己方头疼不已的杀神。
好在史文恭不是一般人,高丽人的谋划没有得逞,只不过这样一来,史文恭也失去了施展他最后绝杀的机会。
一轮又一轮的冲杀中,战场变得血腥难闻,双方战死的士卒和战马的尸首,已经将这片平原变成了一场炼狱,双方甚至不得不默契的转换战场再战。
此时,史文恭身边的骑士越来越少,在严酷的现实中存活下来的骑士,脸上已不见了初时的亢奋,从而变成了茫然与无奈。史文恭知道,这些人紧绷的弦已经快到极限状态了,若是任由此时的麻木发展下去,转变为最后的全线崩溃,即便最终这仗就算胜了,这些人也彻底毁了,他们将再也无法恢复作为一名战士的状态。
付出了尸骨累累的代价,两军就这么沉默的对持着,眼下谁也没有慌着再次发动冲击。忽然就在此时,只见高丽边军阵中发出三支响箭,那声音在史文恭听来,无比刺耳。
混蛋!这个初时还领着亲军与自己鏖战的家伙,终于不顾脸面,居然开始求援了!
“如意子,莫要误我!”
尽管此时对方的距离远在射程之外,但史文恭清楚这将是属于自己最后的机会,如果失去,他即将面临的结果,将会是梁山有史以来第一支成建制的野战军——全军覆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