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昨天下午,我向她发消息说:

       “刚刚,我在纠结,要不要打破我立的flag。

       我好想下载。

       嘶~痛苦,痛苦。嘶嘶,不过是些拙劣的痛苦罢了。

       现在我再加一句——痛苦来源于我的判断。也只与我自己的判断有关。”

       “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

       过了一段时间,她抽出了自己的时间查看消息。

       “游戏吗?”她说。

       “不是,是小说”我回答道。

       “不过关于游戏的flag,我坚持了两天,在今天晚上的一节课上也被打破了”我后来补充道。

       (二)

       今天早上,我先看了这几天的日志。

       我对她发消息道:“我又满血复活了,flag——用《凯撒:巨人的一生》代替小说”

       她说:“哦哦

       你很喜欢看小说啊?”

       我回答道:“也不是,有时候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有时候它非常有吸引力

       有时我纠结了一会,竟然似乎没有改变什么。(还是下载了小说)”

       一段时间后,她给出了建议:

       1,你罗列出你要做的事情

       2,或许你觉得你要做的事情太难了,或者你不想做,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想要看小说的念头了

       3,这样会让你觉得你自己有事情做,从而逃避了你本应该做的事情

       4,而不是看小说

       我要给予她反馈,同时这也是为了我自己!

       Q:有反馈,会比较开心。因为这说明“我”说的话受重视!

       (三)

       今天上午,一个同学热心地帮我查看了我的二级考试情况。(没错,就是那个做完一遍四级试卷的人)

       我才发现,我自己查看不了的原因是我不清楚科目的具体名称。对了,结果是不及格。

       Q:这说明我丧失了羞耻之心吗?羞耻心有助于自己弥补不足

       A:我猜是价值观或者说是价值构造出现了问题

       中午,我因为自己近期的暴饮暴食倾向(主要发生在中午和晚上),向我的舍友问桌子上的零食是他的吗?

       结果,毫无疑问。(他并没有让我尴尬)

       问:虽然这样,但我要知道:还有另一种我或许不想见到的可能!

       但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暴饮暴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我先解决晚上的情况——吃完晚饭就去刷牙。(同样是flag)

       答:隐含假定是:如果我刷了牙,我就不会在晚上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