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

       十三四度的小风。

       迎春花开。

       洒水车开始清理路面了。

       大猫眯着眼晒太阳。

       对面的喜鹊窝基本完工,四层楼的高度上,看着有半米见方。

       主干道临街的一楼大多商用,面积凸出一块,让二楼多出一片阳台。

       二楼一个人住的老婆婆,一辈子不容易,舍不得浪费。不知不觉攒了一个阳台的旧物。

       商户牌子上面就是各种捆绑的杂物,大缸,折叠床,花盆,木板,泡沫箱,塑料瓶什么的。估计也是挺烦,却也没辙。

       赶上市容整治,需要全部清理。

       七八个制服,跟着街道大妈上门。

       老太太在杂物堆里,感觉这个也许还有用,那个也说不准能用上的,都舍不得扔。

       最后街道一合计,干脆叫了个废品回收的,卖了大半,足足一板车。

       剩下的全收回屋里。

       干干净净的二楼阳台,从街面上看就很舒服。

       老太太还能沟通,没闹出矛盾。平时经常串门,是街道大妈的功劳。

       孤身一人,就怕不知什么时候,臭了也没人发现。

       独生子老龄化的二十年前后,第一线,街道存在的意义就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