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听了曹化淳这番话,眼中寒光四射,胸中更是郁气难消,心中更是杀机盎然。

       直想活活掐死这狗奴才,见其又哭的很是伤心,可这次却未有丝毫怜悯。

       心想:“这阉货、狗才什么都知道,却都来瞒着自己!

       朝中重臣定然也是如此!

       自己身为皇帝,坐在金銮殿上,完全就是一个瞎子聋子啊!”。

       一念至此,厉声道:“你这阉货!你既然一切皆知!为何不早告于朕?”

       曹化淳伸袖抹了抹眼泪,颓然道:“呜……皇爷,这些事谁敢说?

       惠王是您的皇叔,他因献贼肆虐湖广,逃回京城,皇爷您又对他很是看重,待他极好。

       此等大事,没有真凭实据,对您说这些,说不得就会落一个离间皇家亲情的罪名,到时候弄不好就将自己搭了进去!

       再说奴婢已然肯定大明没希望了,说与不说对老奴来说,又有什么区别?

       老奴也知道,惠王就是成功逼您退位,那也是枉然!

       他志大才疏,就是一个废物,大明肯定还是会没了。

       那么最终逆贼当道也好,建奴当政也罢!

       对老奴来说,又没有区别。

       奴婢一个无根太监呀,那谁能够保证我下半辈子活得好。

       那我自然就听谁的了!

       奴婢也想让皇爷好好的,能保证我的后半辈子。

       可您不行,保证不了!

       京城破了,您这皇上肯定就没了。

       皇爷,奴婢从小陪着您,也知道您这个人宁折不弯,很是刚强。

       若是京城破了,您肯定也就去见大明列祖列宗了!

       可是,皇爷你想过没有,那些满朝文武呢?他们呢?

       他们和您可不是一条心,因为无论是谁打进京城,他们都可以摇身一变为那些人摇旗呐喊。

       可唯独皇爷您不行!

       您是皇上啊,如今老奴看着您被他们牵着玩,心中自然也很是心疼。

       可您的脾性身份,谁又敢对您说真话啊?

       就是说了,不是您听不进去,就是自己找死……”

       “够了!阉货,事已至此,还敢在此饶舌!”崇祯已然气的朝曹化淳甩腿就是一脚,或许觉的还是不解恨,又补了两脚。

       曹化淳自是一言不发,身身受了几脚。

       崇祯看了一眼曹化淳,喝道:“来人,先将这阉货带至后殿,等会朕在发落他!”

       两名侍卫应声就将曹化淳拖了下去。

       楚靖刚才听到惠王想要谋反,只觉很是熟悉,心中也是思忖不停,这原小说剧情中有没有惠王谋反的事呢?

       可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只觉或许也不是什么主要剧情,否则自己不会没有印象,也再未多想。

       不过见了曹太监这番操作,他也算是领教了,何谓死中求生!这就是!

       听起来是在历数“老丈人”之错,可又姿态放的很低,口口声声直骂自己是阉货,没本事,可又对这朝中局势洞若观火。

       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条理清晰。

       谁人闻之,不说这是肺腑之言哪!

       言语间也没有为自己说一句求情之语,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都是自己的无奈与现实!

       直让人细思极恐,这人不得了啊!

       说不得真的能在“老丈人”手上活下来!

       这些古人,心眼太多了。

       一个太监都如此难缠,那些宦海浸淫数十年的朝中大臣岂不都是人精了?

       狗儿的,这帮古人一没事估计就是琢磨人心了。

       看来自己要收拾这帮人,就得玩邪的,来脏的才行!

       嗯,自己得比他们更“脏”,这才是致胜王道啊。

       而此时的崇祯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上了玉阶,突地竟直接坐在了阶上,叹声道:“唉……楚靖,朕是不是真的很失败?”

       楚靖闻听此言,心神瞬回,不加犹豫道:“自然!毋庸置疑!”

       “你!唉……朕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朕不如皇兄多矣!

       他将皇位传给我,我却眼看守不住这江山了。

       楚靖,九儿说你有经天纬地之才!

       这大明还有救吗?

       你对朕说句实话!”

       如今的崇祯很是颓废,显然曹化淳那番肺腑之言对其震撼很大。

       连楚靖如此无礼之言都能忍住不发火,显然也是认为自己的确不是合格皇帝了。

       楚靖自也看出了“老丈人”此时何等低迷,必须得给他打一剂“强心针”了。

       遂正色道:“圣上,如果您不有所改变,这大明肯定没救了。

       您若能有所改变,鼎力支持楚靖,我纵是拼着性命不要,也能助您平内乱,灭外敌!

       阿九说我有经天纬地之才,那是高看我了,可楚某也有力挽狂澜之力!”

       崇祯听了这话,双目神光闪闪,紧紧盯住楚靖,郑重道:“你想要什么?”

       “要什么?”楚靖一时不明所以,又道:“您是指要官吗?”

       崇祯摆了摆手,凝声道:“朕知道你们江湖人的追求,反正投身朝堂不是你们这类人的选择、念想!

       朕本就听九儿说你的武功很高,简直就是神乎其神!

       刚才见你轻松制住曹化淳,瞬间就能问出他的心里话,这手段朕更是闻所未闻。

       你既有此等本事,也无怪九儿能对你推崇倍至!

       可朕此刻想问的是,你又为什么要投身朝廷?

       说什么救国救民太虚了,朕现在不信有这种人了。

       反正你小子肯定不是!

       所以朕想知道你到底为什么要帮朕?

       所求者何?”

       楚靖功用双耳,细听周遭动静,心下一笑,朗声道:“圣上果然英明睿智!

       楚某的心思果然瞒不过您!

       楚某所求有二,其一就是为阿九!”

       崇祯眼中寒光一闪,冷冷道:“说清楚!”

       楚靖一看崇祯眼神,就知道这是每个父亲听到有男子打女儿主意的正常反应,心想:“看来位尊如皇帝也是不能免俗啊!”

       又再细听殿外,就听得阿九呼吸陡然粗重了,心中甚是欣慰,肃然道:“不敢欺瞒圣上,楚靖第一次见到阿九,就已然一见倾心,发誓非娶她不可!

       又从其护卫令牌上,知道了她的身份。

       既能有锦衣卫做护卫,断定她必是金枝玉叶。

       楚某既然爱她重她,初见她是公主,那就得让她永远是公主!

       这是楚某必须要做到的!

       那闯贼、献贼、建奴各个都想推翻您,不让您做皇帝,那就是不让阿九做公主了。

       楚某安能容忍?”

       崇祯看楚靖这番话说的很是郑重,不像骗人的,可又觉得太过儿戏,遂追问道:“那其二呢?”

       “古人云:“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此等豪情壮志,楚某纵然或许比之不如,但也不能坐视我汉家天下再有被异族奴役之危。

       我楚靖一身本事,值此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若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岂不更能凸显英雄本色!

       唉……若此时天下太平,繁华盛世,楚某自当携爱侣漫游江湖、畅意人生,又怎会投身朝廷,劳心费力!

       朝堂官场之名利根本非吾所求!

       只是时势逼的楚某不得不如此!

       楚某虽还做不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却知道为人于世,就是要活的有风骨,有气节!

       想到什么便做什么,方是大丈夫行径!

       楚某心中既有此二想,自然就要知行合一,报效朝廷,扶保大明!”

       楚靖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回音响彻大殿,直好似经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