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享用过美味的汤和碱水面包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一个织工,他必须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瑿

       即使是这样全年无休的工作,他一年也赚不到120个弗罗林,而且由于奥地利方面大大提高了机械的效率,让布匹的价格一跌再跌。

       所以织工们的工资也被一压再压,到了1844年时已经不到60弗罗林了。同时再加上从美洲运来的黄金被弗兰茨用整个德意志来稀释,虽然没有造成社会动荡,但是物价在一定程度上上涨是肯定的。

       这一切更加剧了这些人的苦难,而织工这个群体又在一部分人的宣传下成了懒惰和盗窃的代名词。

       一家酒馆中,菲尔普特老爷一面喝着酒,一面向林务官倾述着自己的郁闷之情,一旁作陪的则是酒馆老板漂亮的女儿。

       “该死的,你知道吗?那群懒鬼都害我赚不到钱了,真该死。你的狗怎么少了一只?你也害我输钱了,你知道吗?”

       其实林务官威尔刚和菲尔普特老爷是朋友,但是前者也输了钱,所以脸色非常不好看。

       一旁的漂亮姑娘生在酒馆自然看得出这一切,连忙在旁劝道。瑿

       “杰朗,你喝多了,我陪你去休息吧?”

       菲尔普特老爷一巴掌抽在那个漂亮女孩脸颊上,后者的脸顿时肿起了一大块。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叫我杰朗?不要钱的婊子!你是不是觉得和我睡过就是我的人了?我睡过的女人多了!滚!”

       “我错了,求您原谅我吧...”那女孩哀求着还在做着最后的尝试,但菲尔普特老爷并没有怜香惜玉的意思,而是一脚将其蹬开。

       女孩只能哭着跑了出去...一位爱慕她已久的商品推销员将其拦住。

       “不介意的话,一起喝一杯吧。”

       女孩点了点头,心想有个备胎也不错。瑿

       只不过两人还没聊几句,推销员几杯酒下肚,话题又扯到了织工们的身上。

       “我就好奇这群总是说没钱没钱,都吃不上饭的家伙。但是你看那些家伙死后的葬礼,那叫一个隆重。又是管弦乐队,本堂神父...那么多人,不知道还以为是威廉四世的葬礼呢!”

       脸上有些红肿的女孩认真地想了想。

       “这些人的做法是有些过了,但也许是出于对死者的尊敬呢?

       我就知道有一个国家的人死后亲人会为他们举行盛大的葬礼,就算没钱也要这样做,即使是欠债也在所不惜。

       虽然我很欣赏这些人为死去亲人做的一切,但是也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好,毕竟生活本来就很苦了。

       还在死人身上花那么多钱,甚至背负上债务。那么活着的人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有必要和他们的本堂神父说说这件事。”瑿

       女孩的一段白莲花发言,引得对面的推销员连连称是。

       一旁的酒客则是讥讽道。

       “难怪您推销不出去商品,只能在这里喝闷酒,也难怪这姑娘倒贴还会挨打。”

       “你什么意思?!”两人异口同声道。

       “我告诉你们,本堂神父就是罪魁祸首。你们都知道葬礼需要找神父主持,但是有没有想过神父们的钱从哪来?

       没错正是举办葬礼,越是这种盛大的葬礼,神父们赚得就越多!”

       说完并没有理会面面相觑的二人,酒客径直离开了酒馆。瑿

       楼下则是“贱民”们的地方,几人谈论着最近发生的怪事。

       “昨天有个织工被护林员冲进家里打死了。”

       “我知道,是老皮特。他是个好人,没儿没女的,整天一门心思纺织,也从来不生病。”

       “不是说他有精神病吗?”

       “胡说,他疯了还能每天织东西?”

       “放屁,没疯,谁能天天织东西?”

       “喝酒!”几人一同干杯。瑿

       “凭什么开枪打他啊?”

       “据说是偷了男爵老爷林子的木头,还打伤了狗。”

       “这就难怪了,毕竟是贼啊!”

       “但是这也太严苛了!就为了几块木柴就开枪。”

       “话可不能这么说,要是人人都去偷,那世界不就乱了吗?”

       “要是买得起的话,谁还去偷啊!?现在我们这些织工都要揭不开锅了!”

       “哎,这水坝又决堤了,我家的房子,田地都毁了,我现在必须每日不停地工作,要不然银行就会把我的土地和房子都收走...”瑿

       “这水坝怎么年年修,年年决堤?”

       “胡说,他们修的是水坝吗?我亲眼看他们给伯爵家修了个泳池!”

       “放屁,不修他们靠什么赚钱!”

       “喝酒!”几人再次干杯。

       “话说奥地利人的水坝怎么没见决堤?”

       “你没看那水坝下面住的全是地方官和他们的亲属,每年都不用中央政府派人巡视,那些人自己就动起来了。”

       “再看看我们普鲁士的大人们,来了就住在最奢侈的酒店里带着几个情人,再找几个妓女度个蜜月就回柏林去了。”瑿

       一个旁边桌子喝酒的农夫看到这群自怨自艾的织工们感到十分烦躁便说道。

       “你们这群家伙在这里抱怨有用吗?这都是上天注定的,我们必须接受现实!

       生活不如意,还老是责怪别人,相信是不是自己太没用了!年头好的时候,你们又在做什么?

       别就知道吃、喝、嫖、赌,如果你们那个时候好好努力攒下点钱,现在困难时也能拿来救急了!也用不着去偷木材被狗撵了!”

       另一桌的织工们也不甘示弱。

       “农夫就是农夫,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做,地里的麦子也会发芽,每天都可以早睡晚起,就像贵族老爷们一样!”

       “是啊,是啊。”另一个织工迎合着。瑿

       “这帮老爷会找个棚子租给没地方住的织工,然后收取高额的租金,还要将他当奴隶使,如果后者敢说半个不字,那下场可想而知。农夫都是一群势利鬼,谁强就向着谁说话!”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普鲁士农民生活确实还算可以。

       毕竟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有关税隔着,所以前者经常从后者大量进口谷物、饲料等农作物变相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而曾经的西里西亚织工确实是高人一等的存在,也存在织工看不起农夫的情况,所以双方相互看不起由来已久。

       不过那还得追溯到特蕾莎时代之前....

       “你们在说什么!?你们这些没用的垃圾!你们会用犁拉沟吗?对!你们可能会拉出一道七扭八歪的沟,然后被自己的驴子踢屁股!

       会把麦子捆好扔到马车上吗?瑿

       你们就是一群废物,什么都不会,还好意思在这里抱怨!”

       农夫愤怒地说道。

       他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对织工们的态度,楼上的菲尔普特老爷甚至还为他精彩的“演讲”吹起了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