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府。

       只有易峰的小院中还有灯光。

       武媚是所有仆人中,唯一知道易峰计划的人。

       易峰在书房制定计划之时,唯一不避讳的人就是她。

       “按少爷的计划,应该这几日就该有信了,为何迟迟没有。”

       小小的人,坐在烛火旁,双手托着腮,看着烛火,眼睛中并无焦聚。

       想到此,她从自己的脖颈处取出一个小小的吊坠。

       吊坠是今岁上元节夜晚,易峰带她逛夜市所买,她喜欢那个观音,但少爷非要让她带佛。

       还说什么男带观音女带佛,一套套自己没听过的说辞。

       她将吊坠轻轻放在桌上,站起身对着吊坠拜了三拜。

       “佛祖,你一定要保佑少爷平安而回,不对,是大胜而回……”

       还未等她许完愿,隐隐略显沉闷的声音传来。

       “咚……”

       小丫头耳朵很尖,第一声钟响时,她就听到了。

       “一百零八响,一百零八响……”

       怕自己数错,她拿出笔在纸上画着,每响一下画一笔,心中默默的念着大捷之响。

       “八十二了。”

       喜悦一下子冲斥全身,接下来的钟声她没再数,穿上自己的单鞋,快速的冲出小院,往易柏的院中跑去。

       “老爷,大钟响了,老爷,报捷的大钟响了。”

       随着她的喊声,满府上下的灯火都亮了起来。

       八月的关中,酷暑还未退,所以易柏只是披了件单衣就起来了。

       “老爷,老爷,大钟响了,足有一百零八响。”

       易柏此刻才听清小丫头的话语,愣了片刻后,面上浮现笑容。

       “好好好,媚儿辛苦了,等你少爷回来赏你,且回去休息吧。”

       武媚踏着轻盈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易柏抬头看天,不知为何,此刻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想见到自己的三子。

       “父亲,可是草原大捷?”

       易崇满面的惊喜,衣服都还未穿齐整。

       “钟响一百单八,想来是草原大捷。”

       “那三弟、二弟他们……”

       “不急,约摸还有一会,为父就会进宫。”

       易柏刚走至前厅,阿金就迎了上来。

       “老爷,宫里来人了。”

       他意料之内,所以并不慌张。

       “恭喜中丞,贺喜中丞,中丞家中麒麟儿,在突厥立下大功,陛下叫咱家来此,请中丞与家中长子入宫陛见。”

       易柏一愣,没想到连一直赋闲的长子也得到了传唤。

       心中大概已有了计较,看来一家的富贵,以后都要系于老三一人身上了。

       叫上长子一起,随着一队皇宫亲卫进了宫。

       “老爷,卢国公派了人来护送你入宫。”

       赶车的马夫低声跟他说着,他掀开帘对一众军士拱了拱手以示谢意。

       许久未出现在众人面前,超大号的易府马车行驶在路上,

       原来唯恐避之不及的众同僚纷纷驻足,上前与掀开车帘的易柏热情招呼。

       人情冷暖,经历两次起伏的易柏看得清楚。

       不管是谁,他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如他的一贯风格作风。

       临近宫门前,碰到老程和李孝恭等人时,他面上才浮现了由衷的笑容。

       “郡王、卢国公,别来无恙?”

       “哈哈,易中丞,你家这搭配可算奇怪,你是文臣中最为清贵的职位,你儿子如今确是我勋贵团体,你以后针对我们这帮老家伙的弹劾可要手下留情。”

       老程的大嗓门,让周围的勋贵皆是大声叫好。

       “各位公爷,如此我的职位恐不保啊!”

       众人听他所言,又是一阵哄笑。

       李孝恭上前拉着易柏,让他与自己同步,进入宫门。

       百官立于太极殿门前站班,等着李二的旨令才可入内。

       此刻满面笑容的李二,正与房、杜两人在商议。

       “嗣昌、药师等人好办,关于易子谦的赏赐,你二人认为该如何?”

       房杜两人对视一眼,杜如晦给了一个让老杜出声的眼神。

       “陛下,自古灭国者,非侯不可表其功,且陛下已答应许之冠军侯,臣并无他想。”

       李二点点头,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心中略一思索道:

       “侯爵之位臣无异议,是否更改冠军封号,臣恐易峰尚幼,反招祸事。”

       杜如晦不能完全与房玄龄统一战线,否则时间一长,两人中就有一人得告老了。

       他本想劝李二,离狼牙回归至少还有月余,不必如此早考虑这些,但他知此刻李二心情激动,不愿触其霉头。

       李二的脸上浮现郑重之色。

       霍去病如此英雄,却也落个英年早逝,如封易峰冠军二字,是否会如霍侯一般?

       见李二左右为难,房玄龄心思一动道:

       “陛下,如今下关之地,平安坊原就是易峰所设,现今人丁两万余,完全达到一个中等县的规模,不若改坊设县于此,然后再以此地为易峰封号。”

       李二一拍案几。

       房玄龄不负他房谋之名,这想法当为最佳。

       看着李二脸上恢复轻松,两人知道李二听进去了。

       “狼牙大队,政委一人,副队一人,中队长六人,该如何定功?”

       老房一听就知,狼牙这次将会收获巨大。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这次两人皆没有开口,因为里面不仅有勋贵,还有李二的亲戚。

       李二眼神在两人面上看一眼,就知两人何意,从容一笑道:

       “长孙冲原为伯爵,此次封侯最为正当;苏烈原为名将,此次征北朕缺他一个将军之职,此次也封侯吧;至于其他六位队长封伯吧。”

       两人心中大惊,虽说现今的爵位不算值钱,但如此的抬等,连原本一个队正也一举封伯,还是国朝仅见,

       如此看来,对于易峰的封赏就不算高了。

       房玄龄认为,李二此举,或许有分拆狼牙的打算。

       李二又将军报中谈及的几个问题,与房杜二人协商一番,就命人令百官进殿。

       在太极殿中,李二命房玄龄当场宣布了军队。

       百官朝贺,李二大喜。

       “御史中丞易柏何在?”

       “臣在。”

       李二本不喜性格沉闷的官员,但现在看到出班的易柏,怎么看怎么顺眼。

       “易爱卿教子有方,赐着紫、金鱼袋。”

       没有过多褒奖,只有一句教子有方,但堂中之人却认为此刻这四字很恰当。

       至于赐紫服,金鱼袋,两种皆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享受的待遇,算是一种殊荣。

       “此次灭北,易峰居功至伟,朕打算以公爵酬之,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房杜两人,并没有因为李二所言与刚刚协商不同而惊讶。

       肯定会有官员站起相斥,李二适当让步,可博一个虚心求纳的名头,这一套李二玩得溜熟。

       “臣礼部右侍郎窦怀道有本奏。”

       不等李二回复,窦怀道接着道:

       “易峰本为一介逃囚,如今知其在突厥,今应将其捉拿,何来恩赏一说。”